详细讲解耐热输送带的生产流程!
作者:擎川EVERLA输送带厂家 来源: 网络整理 阅读次数:167 发布时间: 2021-06-02 09:44:38
导读:详细讲解耐热工业输送带的生产流程: EPDM 一般不需要塑炼,可在开炼机上薄通破胶 1~2 次,混炼可在开炼机、密炼机上进行,用开炼机进行混炼,辊距宜小些,辊温控制在 50~70 ℃,
详细讲解耐热输送带的生产流程:

EPDM 一般不需要塑炼,可在开炼机上薄通破胶 1~2 次,混炼可在开炼机、密炼机上进行,用开炼机进行混炼,辊距宜小些,辊温控制在 50~70 ℃,一般多包后辊作业,加料顺序为生胶→炭黑、白炭黑→硬脂酸→氧化锌→小料→液体软化剂→填充剂→硫化剂及超促进剂、粘合剂 RH 和RS。由于 EPDM 的混炼的工艺性能较差,开炼机混炼时易脱辊,混炼困难。密炼机混炼,操作简单,混炼质量也较好,装车容量可比正常提高 15%,宜在较高温度下进行,一般为 130~150 ℃。覆盖胶宜用二段混炼法,第一段在高速条件下,加入除硫化剂及粘合剂、超促进剂以外的所有配合剂,第二段在低速下进行,时间控制在 2~4 min,下片后在压片机上硫化剂 DCP、硫黄,如果密炼机冷却效果好也可在密炼机中加入硫化剂。缓冲胶和贴胶可采用一段混炼,一次在密炼胶中加加入除硫化剂及粘合剂、超促进剂以外的所有配合剂,下片后硫化剂 DCP、硫黄、粘合剂 RH 和 A 在开炼机上加入。混炼加料顺序为:生胶→硬脂酸→氧化锌→填料→软化剂→小料→硫化剂 DCP、硫黄、粘合剂 RH 和 A,硫化剂 DCP 应在 120 ℃下加入、粘合剂 RH 和 A 应在 80~90 ℃下加入。
1、压延工艺:
带芯帆布的挂胶可在三辊或四辊压延机上进行,速度以小于 25 m/min,工艺方法为贴胶,辊温:上辊为 90~100 ℃;中辊 90 ℃;下辊 90~120 ℃,压延温度过低时易产生气泡。 覆盖胶压片也可在三辊压延机进行,采用无积胶压片工艺,速度在 10~30 m/min,辊温:上辊 70~80 ℃,中辊 60~80 ℃,下辊为冷辊,胶料粘度越大,压延温度适当提高,括号内为高粘度胶料的压延温度。
2、成型工艺:
EPDM 自粘性差,要利用缓冲胶的热粘性,在成型机的压力下趁热可以将覆盖胶顺利贴合,覆盖胶出片后放置时间过长就难以贴合。因此,出片后 1 h 之内必须贴合完成。有条件时最好采用联合式成型工艺,将胶片压片工艺和成型工艺组合在一起。
3、硫化工艺:
EPDM 硫化慢,硫化时间是普通耐热输送带的 2 倍,硫化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容易造成胶层起泡,因此在生产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执行才能保证产品质量。EPDM 自粘性差在成型工序中是个缺点,但是在硫化工序中却有一定的好处,因为胶料不粘平板,硫化时排气较容易,平板压合后经 1~2次挤压即可将窝在胶带表面的空气排尽。重硫化处的质量比普通输送带还要好,整条输送带的外观也不比普通输送带差。 EP帆布带芯耐高温输送带的硫化工艺按普通EP 帆布芯输送带的工艺执行,除了一次拉伸外,硫化后还需再做一次冷拉伸,以控制其拉断伸长率不致过大。 温度在 160~170 ℃,压力为 13 MPa,压缩比为 8~18%,预伸长为 4~5%,硫化时间为: T = t + 0.7P +1.6(A + B)式中 T- 硫化时间,分钟; 小时- 试片正硫化时间,分钟; P- 带芯层数; A- 上覆盖胶厚,毫米; B-下覆盖胶厚,毫米。 EP 输送带常见质量问题是起泡,主要是由于粘合性不好,压入空气,解决方法是提高粘合强度或硫化工艺采用冷启模,但这会影响胶带生产效率。
~耐热输送带生产厂家专业生产,耐热输送带、耐寒输送带、耐油输送带、耐磨输送带、耐酸碱输送带、耐腐蚀输送带等!~耐热输送带生产厂家整理帆布! 以上就是擎川EVERLA给大家分享的“详细讲解耐热输送带的生产流程!”相关信息,希望通过介绍,能对大家有所帮助,擎川输送带厂家15年专注于食品输送带、PVC输送带、PU输送带、PU同步带、特氟龙输送带、尼龙片基带研制生产,为食品、医药、日化领域提供一站式输送带解决方案。如果您有输送带的采购需求,欢迎来电咨询400-9688-278
上一篇:简单介绍对耐热输送带的研究! 下一篇:简谈耐热输送带的骨架材料分类及优点!